新闻资讯
扫描关注网站建设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全部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

不锈钢锻件的胎模锻焖形

admin2018-07-05行业新闻 2158

       胎模锻焖形和锤上模锻终锻类似,有两种基本形式:开式(有飞边,小飞边)焖形;闭式(无飞边)焖形。但锤上模锻以有飞边模锻为主,无飞边模锻应用得少;胎模锻则有飞边、无飞边并用。胎模锻有飞边焖形采用合模,小飞边焖形采用垫模,无飞边焖形采用套模。

       大多数的胎模锻工艺过程采用制坯后再次加热的焖形方式。

       胎模锻焖形时,由于锻击过程中上下模始终和炽热金属接触,模具大量吸热,使金属迅速冷却。特别是飞边部分一旦形成,很快变黑,继续减薄和挤出多余金属相当困难。因此,当设备能力不足,操作不熟练时,胎模锻焖形常常出现未模合(欠压)和未充满模槽并存的现象。实际上有效锤击只有前几锤,应当重击,飞边出现后,继续锤击对变形无益,对模具有害。胎模锻焖形的工艺要点有:

       1.长杆类锻件应仔细制坯,务使金属分配最大限度地接近锻件外形。这是降低选用设备能力,节约金属和提高胎模寿命的主要措施。

轴锻件

       焖形前再次加热并迅速清除氧化皮。否则将影响锻件表面质量。清除氧化皮时间过长,将会降低毛坯温度,不利于终锻成形。

       对形状比较复杂的叉形,十字轴类不锈钢锻件,可采用预锻和终锻两副胎模,依次在一火中焖形。

       当设备能力不足时,可采用焖形—切飞边—焖形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2.对形状简单的旋转体短轴胎模锻件,在设备能力足够时,应尽量一火成形;在设备能力不足时,尽量以镦粗成形代替挤压成形。

文章关键词
轴锻件
锻件